(资料图片)
“当心,大家让让……”在车夫的沪语喊声中,观众们让出一条道来,一辆黄包车从弄堂里穿出直奔舞台,芭蕾舞剧《花样年华》进入重头戏。今天,在虹口区今潮8弄修旧如旧的石库门老弄堂中,这部上海芭蕾舞团2006年首演的经典剧目首次打破“镜框式”舞台表演边界,创造性地完成了“沉浸式”实景呈现。
芭蕾舞剧《花样年华》以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生活风貌为背景,诠释了李先生与王太太之间的爱情故事。结合弄堂实景,本场演出分为两个舞台:在主弄堂过街楼下演绎的序幕,以及在“演艺新空间”优秀历史建筑三联排前展现的两幕主要剧情。这样的舞台设计,许多人曾在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的朋友圈中见过——早在前年今潮8弄修复期间,她就带着该剧的主要演员,戴着安全帽到现场几番踩点,“希望这部经典芭蕾舞剧能够和有味道的老建筑碰撞出新的火花”。此次演出选择将过街楼下的弄堂作为序幕场地,就是因为在剧本中,李先生与王太太正是在过街楼初次相见的。而当原本飞驰在舞台上的黄包车跑进弄堂,也让串场显得更为自然。三联排整栋建筑犹如立体舞台,二楼打开的窗户里,群演们尽情展示着弄堂里的百态人生。考虑到实景演出的客观条件,这部本来长达90分钟的芭蕾舞剧也被浓缩在了近一小时中,并调整了故事情节,精简了演出人员,也对幅度较大的舞蹈动作进行了改动。
序幕演出现场,辛丽丽不时根据演员的动线提示观众前行或退后。主演李先生的上海芭蕾舞团副团长吴虎生坦言,实景意味着距离观众更近,这更挑战演员的专注力和信念感:一方面,观众的行为、周遭的环境变化都可能影响演出,演员需要有更强的应变能力;另一方面,演员的一颦一笑都被放大,这就要求演员充分了解饰演的人物,通过自己的表情和肢体动作把人物心理活动呈现出来。看完整场演出的观众孙旋感到,在老弄堂里演老上海故事让人“一秒入戏”,而且对于没有念白的芭蕾舞剧来说,通过捕捉演员的表情,也更容易读懂剧情。
今潮8弄相关负责人表示,今年以来,这里已举行了融合音乐会《融·乐——游园惊梦》、“水磨新调”新昆曲音乐会之“笛声何处”等多场沉浸式演出。在“移步异景”的弄堂舞台中,艺术工作者们串联起不同的时空不同的故事,在包容、创新、务实的海派土壤中,生长出别具一格的潮流风采。同时,通过公益的票价、开放的舞台,让大美育融入商业体,让高雅艺术走到市民游客身边。
作者:单颖文
编辑:苏展
责任编辑:顾一琼
*文汇独家稿件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标签:
相关新闻
保险时讯
10-21
10-21
10-21
10-21
10-21
10-21
10-21
10-21
10-21
10-21